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渔业经济平稳发展

发表时间:2024-01-16 09:08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自1989年起,我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已经连续33年保持世界首位。

一、水产行业概述

    水产行业是指涉及水产品的生产、养殖、捕捞、加工、贸易及相关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和淡水水产业,涵盖从水域中获取和养殖水产品到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水产/水产加工品分类有鲜活品、冷冻品、干制品、腌制品等。水产行业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加工业、贸易和流通业、服务业。

二、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消费区域分布广泛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自1989年起,我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已经连续33年保持世界首位。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海洋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产量持续增加。2022年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4%,水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40.6%,远洋渔业产品运回国内销量占比不断提升。进入2023年,行业发展延续良好势头,为“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上半年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量额双增,价格略有上涨,水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进口额较快增长,贸易逆差持续,渔民收入稳步增长,休闲渔业快速复苏。

    由于产地广泛、交通运输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加上水产养殖的全面推广,我国水产品消费区域分布广泛,根据布瑞克集团市场部门水产品团队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水产品消费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华南、华中、华东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三大核心水产养殖区,水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消费市场下沉渠道容易打通。其中人均水产品消费较高的地区有海南、广东、上海、福建等省份,人均消费量超过25公斤。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水产品消费量则不如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西北和西藏青海地区相对偏少,主要原因是受到冷链、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发的难度,因此家禽牲畜成为百姓日常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渠道。

三、水产预制菜成市场“新宠”,赛道玩家云集

    1、政策红利接续释放,水产预制菜成行业新增长点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近年来伴随着政策红利接续释放,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今年7 月 31 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这是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之后,预制菜行业再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多地政府也相继出台预制菜产业相关政策,助力行业发展。湖南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着力建设预制菜产业大省;上海发布《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重庆发布《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等文件助推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给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通路,预制菜概念的日益火爆以及市场的新消费需求,驱动各水产企业纷纷入场布局。

    此前,海天味业在官方旗舰店推出了“金汤酸菜鱼”和“青花椒烤鱼”两款水产预制菜产品;近日,盒马也正式发布水产预制菜系列新品“盒马宝鲜”,推出了一系列水产预制菜。生产端,国联水产自深度布局水产预制菜以来,已经打造出面包虾、调味小龙虾、烤鱼、酸菜鱼等亿元级销量大单品;河南的预制菜企业农都农业、澳嘉食品也在今年扩大产能,进一步加码小龙虾、甲鱼等水产预制菜。目前水产预制菜整条产业链上主要涉及五大类企业,其中,水产类企业有多年的收购存储原料的经验,资金实力雄厚,可以为稳定的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2023—2024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及水产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4196亿元及1047亿元,预计2026年分别达10720亿元、2576亿元。水产品工业化、食品化发展趋势明显,水产品向食品产业链延伸,其预制化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值链,水产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水产预制菜商业化起步较晚,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相较于国外,我国水产预制菜行业商业化起步较晚,现在除国联、恒兴等布局多年、长期耕耘的企业以外,绝大多数水产预制菜企业,都是从做简单加工品转型,或者是从上游养殖环节延伸而来,这也导致行业在食品安全、成本、口味、供应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数据显示,在水产品线上购买渠道中,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和综合电商平台购买较多,分别占比71.3%、57.9%。网购中,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问题为水产品的新鲜程度和食品安全,其次是配送时间和售后服务,行业未来在食品安全、冷链物流、加工技术、产品品质方面仍需努力。

    基于此,我国水产预制菜企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策略和定位,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汇聚、融合发展的新通道。例如,国联水产与粤海饲料达成战略合作,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国联水产拟对上游产业的海洋渔业养殖、对虾工厂化养殖等业务及资产进行剥离,粤海饲料将通过购买、租赁整合等方式,吸收国联水产上游产业的资产,实现自身主营的水产饲料业务品类扩充、产能扩大及产业整合。由此通过资产优化,双方的主营业务优势更加强化,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下游餐饮企业和渠道玩家也在不断探索,例如盒马,基于自身的品牌、渠道和供应链优势,纷纷成立预制菜品牌或部门等,水产预制菜行业有望得到全链路多维度的增长。

四、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国内水产行业危机并存

1、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国内市场一片不安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一排污进程将持续数十年,将导致核污染物顺着洋流被带到世界各国的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产资源造成严重威胁,随着核污染水排放,人们对来自日本的水产品的食品安全,产生了疑虑。在该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宣布停止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我国更是全面暂停进口,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决定自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国内市场一片不安。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水产品出口近年来一直呈强劲增加趋势,2022年创下3873亿日元的最高额,其中出口额最高的是中国大陆(871亿日元,22%),其次是中国香港(755亿日元,19%),两者约占整体出口四成,但这一情况即将出现逆转。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总额同比锐减28.5%至2.3451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3.7%,预计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并有持续恶化的可能。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之一,许多国家都依赖中国的水产品供应,由于海水受到污染,我国不仅面临海水产品自身供给和消费的下跌,同时也可能面临着其他国家对我国海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怀疑,进而影响我国海水产品的出口,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行业的发展。

2、国内海鲜水产销量暴增,多家电商平台水产品被抢购

    受上述事件影响,这两天,国产海鲜、水产等销量迅速攀升。据京东超市数据显示,8月24日,京东超市水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0%,8月22日到8月24日三天内,虾贝类日环比销售额增速50%,蟹类增速59%,鲜活大闸蟹增速120%,鱼类增长75%,即食海参增长32%;同做自营的东方甄选也透露,其自营南美白虾当天销量暴涨,截至8月24日17点,销量已经突破2.5万单,远远高于日常的7000单销量。此外,拼多多数据也显示,其平台内海参、大黄鱼、梭子蟹、基围虾、淡水鱼、海鲜熟制品、海鲜礼盒等产品的销量均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大黄鱼等海产鱼类的销量增幅达到148%,基围虾等虾类的销量增幅超过130%;海参产品的销量增幅达到118%,大闸蟹等淡水蟹的生鲜提货券销量增幅超过730%。尽管短期内水产公司的订单量剧增,但长期来看,如果核废水排放引发环境问题和舆论负面影响,将会对整个水产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2019 金沙官网js186c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8715号-2